本文搜集整理了带“印绶”的诗句95句,包括“印绶”开头的诗句15句;“印绶”结尾的诗句49句;“印绶”在中间的诗句31句。其中五言诗句40句,包括印绶开头的6句,印绶结尾的27句,印绶在中间的7句;七言诗句55句,其中印绶开头的9句,印绶结尾的22句,印绶在中间的24句。 带“印绶”的五言诗句带“印绶”的五言诗句40句,其中“印绶”开头的五言诗句6句,“印绶”结尾的五言诗句27句,“印绶”在中间的五言诗句7句。 “印绶”开头的五言诗句1、印绶归台室,旌旗别将坛。——出自唐·韩愈《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》 2、印绶纷璀错,旌旄森陆离。——出自宋庠《夏日晚出芙蓉堂》 3、旨甘岂择禄,印绶久不解。——出自王禹偁《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》 4、庖厨出深竹,印绶隔垂藤。——出自唐·王维《韦给事山居》 5、印绶妻封邑,轩车子拜郎。——出自唐·李嶷《读前汉外戚传》 6、林泉应入梦,印绶莫留人。——出自唐·方干《与清溪赵明府》 “印绶”结尾的五言诗句1、受诏予印绶,复作江阳行。——出自晁公溯《寄泸南子止兄》 2、脱身解印绶,矫迹回林麓。——出自李处励《题萃清阁》 3、七条萦印绶,三晋辨山川。——出自唐·权德舆《酬冯绛州早秋绛台?a href='http://www.b15k.com/baike/224/295762.html' target='_blank' style='color:#136ec2'>谢臣摹?/p> 4、绕身垂印绶,护马执戈矛。——出自唐·姚合《送杨尚书赴东川》 5、何时解印绶,归去卧山村。——出自王禹偁《偶题三首》 6、国章荣印绶,公服贵貂蝉。——出自唐·高适《信安王幕府诗》 7、赵尧推印绶,句践与封疆。——出自唐·罗隐《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》 8、何当解印绶,归田谢膏粱。——出自王禹偁《闻鴞》 9、终期脱印绶,永与天壤存。——出自唐·韦应物《饵黄精》 10、逐客无印绶,楚江多芷兰。——出自唐·刘禹锡《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》 11、杀人家印绶,嬖主乘轩輶。——出自陆文圭《赠柯山夏梅月》 12、冒荣惭印绶,虚奖负丝纶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自到郡斋仅…宴游偷…呈吴中诸客》 13、风流秦印绶,仪表汉公卿。——出自唐·李洞《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》 14、烟萝为印绶,云壑是堤封。——出自唐·皮日休《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·鞠侯》 15、明君加印绶,廉使托茕嫠。——出自唐·刘长卿《送李挚赴延陵令》 16、门迎新印绶,圹掩古衣巾。——出自戴表元《紫溪邬义翁挽诗》 17、既收其印绶,犹送以车船。——出自刘克庄《离郡五绝》 18、终期抛印绶,共占少微星。——出自唐·刘禹锡《赠乐天》 19、回期佩印绶,何更见新正。——出自唐·许棠《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》 20、六条萦印绶,三晋辨山川。——出自唐·权德舆《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》 21、吾昨解印绶,一舸来自西。——出自岳珂《比闻赵季茂…乃值大…后倦归则素》 22、七十还印绶,不以名教轻。——出自梅尧臣《寄题张光禄荣佚堂》 23、方当上印绶,自与赤松期。——出自陆文圭《寿理伯雍同知》 24、行将解印绶,归种当田蚕。——出自林景熙《知宗柑诗用…未用之…一首三十韵》 25、鲜风吹印绶,密坐皆馨香。——出自唐·钱起《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》 26、望风辞印绶,当路悚豺狼。——出自李商叟《寿辛太尉》 27、皇恩赐印绶,归为田里荣。——出自唐·韦应物《送郗詹事》 “印绶”在中间的五言诗句1、竟以印绶归,荣光烛乡闾。——出自王灼《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》 2、藻思烟霞丽,归轩印绶光。——出自唐·权德舆《和职方殷郎…初至南…诸公并见寄》 3、年少守南阳,新恩印绶光。——出自唐·权德舆《送浑邓州》 4、久客田园废,初官印绶轻。——出自唐·刘长卿《至德三年春…令闻王…京…五十韵》 5、爱尔文章远,还家印绶荣。——出自唐·刘长卿《送严维尉诸暨》 6、蒿里衣冠送,松门印绶迎。——出自唐·宋之问《范阳王挽词二首》 7、上国风尘旧,中司印绶荣。——出自唐·皇甫冉《送魏中丞还河北》 带“印绶”的七言诗句带“印绶”的七言诗句55句,其中“印绶”开头的七言诗句9句,“印绶”结尾的七言诗句22句,“印绶”在中间的七言诗句24句。 “印绶”开头的七言诗句1、车轮班班走金毂,印绶若若趋朝衙。——出自苏辙《司马君实端明独乐园》 2、印绶光华将过里,江山萧洒去迎秋。——出自宋·毕仲衍《送程给事知越州》 3、图书溢目延丹禁,印绶垂腰制一方。——出自强至《送张龙图赴益州》 4、覆车愁杀张车骑,印绶临身必十辞。——出自陈普《咏史上·霍光》 5、白首属国还?a href='http://www.b15k.com/baike/220/255905.html' target='_blank' style='color:#136ec2'>红海$防劾燮奚┚!鲎灾8罩小洞鸾葜倩斯橛铩?/p> 6、羊裘老弃渔滩上,印绶新加少傅荣。——出自陆文圭《有感三首》 7、无过纵有家山思,印绶留连争得归。——出自唐·方干《秋晚林中寄宾幕》 8、一经教子阴功远,印绶累累看异时。——出自陈棣《换处士乔公》 9、幽亭春尽共为欢,印绶居身是大官。——出自唐·张浑《七老会诗》 “印绶”结尾的七言诗句1、关吏相呼迎印绶,里儿争出望旄麾。——出自北宋·王安石《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》 2、灵连也思轻印绶,季鹰还解忆鲈莼。——出自杨蟠《墨池怀古》 3、抱道尚稽怀印绶,安贫还不厌衡茅。——出自吴芾《和朱文卿见赠》 4、好语忽闻还印绶,归心先已绕林垧。——出自南宋·陆游《初报嘉阳除官还东湖有期喜而有作》 5、麦熟吾时归印绶,不能者止念周任。——出自吴潜《谢世颂三首》 6、此去上还官印绶,却来传授祖师衣。——出自王阮《广中二首》 7、新国小迟怀印绶,故园暂许理渔竿。——出自杨万里《送喻叔奇工部知处州》 8、乍领蜀都新印绶,应怀越国旧风烟。——出自向传式《寄成都蒋密学》 9、已约病身抛印绶,不嫌门巷似渔樵。——出自唐·韩偓《寄隐者》 10、一品已颁新印绶,九重犹许旧衣冠。——出自方回《挽吕襄阳》 11、赵叟近闻还印绶,竺翁先已返林泉。——出自宋·苏轼《仆去杭五年…大饥疫…往逝去闻湖》 12、只恐政成抛印绶,携家深入白云居。——出自杨亿《秘阁舒职方知舒州》 13、无可柰何怀印绶,甚非得已用弓力。——出自戴复古《菊坡崔参政…得已拜…命岂敢言功》 14、静处无忧嫌印绶,贫中有味胜轻肥。——出自朱长文《梅公书齐挂…楫四物…句余为和之》 15、腰下别悬新印绶,座中皆是故交亲。——出自唐·徐铉《和集贤钟郎中》 16、南阙便还新印绶,东舟只载旧书诗。——出自北宋·王安石《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》 17、越国旧无唐印绶,蛮乡今有汉衣冠。——出自唐·许浑《朝台送客有怀》 18、虏退便收前印绶,秋来仍着战衣裳。——出自项安世《陈宣干至晐》 19、五柳不须轻印绶,七闽聊且访图经。——出自杨亿《福州古田宰李堪》 20、官满会须抛印绶,武夷归去作闲人。——出自杨亿《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》 21、身健正宜金印绶,位高方称白髭须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杨六尚书频…思闲相……报而谕之》 22、家占冬官传印绶,路逢春日助恩光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和杨同州寒…会后闻…欲到知予与》 “印绶”在中间的七言诗句1、人间但有诗书乐,眠底何须印绶光。——出自孙应时《西溪会范叔刚用旧所寄韵》 2、零落黄花正西笑,应怜印绶尚淹留。——出自四锡《秋怀》 3、乾坤见了文章懒,龙虎成来印绶疏。——出自唐·陈陶《句》 4、得抛印绶心方适,归见湖山气始舒。——出自吴芾《和四二侄用林道叟见寄字韵》 5、可须印绶怀中出,幸有珠玑袖里携。——出自贺铸《载病东归山阴酬别京都交旧》 6、能抛印绶高应少,自筑丘坟达更深。——出自曾巩《李供奉》 7、子男印绶诸侯秩,邹鲁闾净太古风。——出自杨亿《盛京宰单州武城县》 8、闻说重题新鹤表,分留印绶与诸郎。——出自刘克庄《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》 9、莫教印绶系余年,去扫坟墓当有日。——出自宋·苏轼《送表弟程六知楚州》 10、欲觌英标慰此怀,既推印绶尚裴回。——出自吴芾《待史志道不至》 11、闻道临安有仙穴,莫抛印绶采芝苗。——出自杨亿《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诸暨县》 12、黄金印绶悬腰底,白雪歌诗落笔头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赠楚州郭使君》 13、南宫幸袭芝兰后,左辅曾交印绶来。——出自唐·刘禹锡《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》 14、幸抛印绶归空谷,得与湖山作好春。——出自吴芾《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》 15、此中难遇逍遥事,计日应为印绶催。——出自唐·方干《题盛令新亭》 16、一同印绶光初命,几驿桑麻接故园。——出自杨亿《吴延年宰武义》 17、便抛印绶从归隐,吴渚香莼漫吐春。——出自唐·顾况《湖南客中春望》 18、怀印绶亡多委郡,援鍪弧死更无人。——出自刘克庄《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》 19、兄弟印绶皆被夺,昔年赏赐不复存。——出自唐·崔颢《邯郸宫人怨》 20、忆抛印绶辞吴郡,衰病当时已有余。——出自唐·白居易《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》 21、万里初怀印绶归,湘江过尽岭花飞。——出自唐·韩翃《别李明府》 22、料得渊明知此意,悬抛印绶赋归来。——出自刘宰《枕上四首呈子景舒》 23、身着青衫头半白,腰县铜印绶仍黄。——出自项安世《次韵送新潜江滕令》 24、阙下高眠过十旬,南宫印绶乞离身。——出自唐·姚合《寄东都分司白宾客》 |